close

我要做老闆

N 年前,當無線電視仲未係 CCTVB 嘅時候,有個節目叫《第一桶金的故事》。當時我年紀細,冇興趣聽白手興家創業賺過百萬嘅古仔,所以冇睇。
到家下,就快三張嘢, CCTVB 製作《我要做老闆》節目,擺到明抄 BBC “Dragon Dan",要參加者去 sell 橋,畀評判審犯咁審。分別只係,英國節目製作認真,做評判嘅都係天使投資者,真金白銀同你入股湊大你間 start-up,而香港嗰個,其實請財經演員上去講兩句都得,得啖笑。
咁又當然,《我要做老闆》再水皮,都唔夠《搵個好男人》來得多鳩餘。即係,搵班「女神」輪流上去,由「翠如 BB 」到「細細粒」逐個參加者評頭品足,然後畀幾個心心就話你知有冇機會發展。發展?女明星要搵食,駛唔駛大庭廣眾考察打分?呢個節目物化男性或者隱性歧視女演員無本事 (?!) 搵真愛,文藝青年休班文字督察好應該追殺到底啦,係咪先?
講遠咗。 So99y。

其實第一桶金呢個概念,真係唔知邊度嚟。一百萬港紙,喺十年前或者夠買三分之二個美孚新邨單位,今時今日,連三分一個沙田第一城細單位都未必買到。當年搵到一球可能好值得威威,家下,夠結婚都未必夠畀首期上車。
但點都好,創業得到一百萬,總係值得景仰嘅。喂,係創,唔係抄,唔好同我講《神抄之塔》嗰個古仔。我佩服夠膽喺香港地創業嘅人,因為香港人對 comfort zone 依賴性好強,由以前讀醫讀 Law 讀 engine ,到家下讀 global business cross over law / account / politics / medic (?!) / engine (?!?!) 然後殊途同歸入銀行做 trainee,呢條康莊大道,平坦亦平庸,保你三餐溫飽,組織小康之家,係咁多。至於要到幾多歲先搵到一百萬?無謂諗喇。

(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soeperbaby)
(photo via cc Flickr user soeperbaby)

本來,香港早幾年仲有多兩、三條路畀人行,炒炒賣賣,股票好住宅商舖車位好,打個乞嚏就隨時係股神,炒樓摸貨樓換樓隨時搵得多過你老豆老母成世人收入加埋再乘二。無啦,家下樓市死寂 (差在未死直),股市亦無復當年勇,想靠財股殺出一條血路,都幾難。
不過如果你問我,我始終覺得,諗到條好橋創業、度到個 business model 持之以恆,先係最難能可貴。炒賣嘅嘢,可以係好眼光,可以係符碌。尤其是,當一切來得太容易,瞬間變富豪嘅時候,人嘅心理可以變得唔平衡,一步登天之後點樣企穩馬步更上一層樓?登高見博係好,但太快嘅話好易變咗博見高登。
創業同炒賣,同樣係賺取第一桶金嘅手段,但創業似認真談戀愛然後奉獻第一次,而炒賣致富,比較似老蘭夜蒲一夜情,瞓醒一覺之後如何自處,係一個好問題。

但係喺 2014 年嘅香港,搵盆水(或者屙篤尿)照下自己個樣,自問係咪真係咁把炮可以「可持續發展」「把握機遇」「將核心產業」「做大做闊做強」?要跟貼今時今日啲飄移龍門去玩呢個遊戲,即使有王維基嘅魄力加黎智英嘅諗頭,都未必好得過有馮煒光嘅識時務。輸唔起、過唔到自己過關或者怕落地獄嘅話,倒不如都係疊埋心水乖乖地打份工。

source from VJmedia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MQ 的頭像
    BMQ

    BMQ

    BM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